私有化的社會保障對美國人意味著什麼?

作為美國最大、歷史最悠久和最受歡迎的政府項目之一,社會保障近年來通過削減福利和為其提供資金的工資稅來縮小規模,這比數次努力更持久。其中一些失敗的改革提案有一個共同點:系統的全部或部分私有化。

社會保障系統匯集了現有工人的工資稅收入,並用它們來支付現有退休人員的福利,將任何盈餘僅投資於美國政府發行的特殊債務證券。

在私有化的退休儲蓄系統中,自主退休賬戶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社會保障稅和福利。納稅人可以為自己的利益將部分工資繳款投資到一個單獨的賬戶中,該賬戶的價值會隨著投資的市場價格而波動,例如,可能包括股票指數基金。

關鍵要點

  • 由於長期資金短缺,社會保障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
  • 私有化將全部或部分用私人賬戶取代現收現付的社會保障體系,使退休時的繳費者受益。
  • 私有化倡導者認為,這將提高儲蓄率,產生更好的投資回報,並為退休人員帶來更高的福利。
  • 批評人士說,這將有利於富人而犧牲窮人,增加投資風險和成本,並需要在轉型過程中增加大量額外支出。
  • 過去引入有限私有化的努力因缺乏民眾支持而失敗。

私有化的利弊

私有化的支持者說,社會保障信託基金沒有產生足夠的回報。他們認為,將系統私有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參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

反對私有化的人反駁說,私有化會使參與者承受不必要的投資風險和成本,而且從舊系統過渡到新系統的成本太高。批評者還認為,私有化破壞了社會安全網的原則及其為老年人提供的保障。

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很清楚社會保障的資金挑戰,並且懷疑他們是否會收集到根據現行規則有權獲得的所有福利。但他們仍然反對該計劃的劇烈變化。

一些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反對社會保障私有化,儘管聲稱讓工人自己儲蓄和投資可能會提高他們的回報,儘管過去的其他民意調查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一些懷疑論者可能只是不想動搖船。其他人則熱衷於捍衛社會保障體系的設計,即作為一個由稅收提供專門資金的保險基金,以及旨在減輕低收入退休人員貧困的福利公式。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一旦立法者評估了選民的反應,最近代表社會保障私有化的運動往往會停滯不前。

7600萬

預計 2035 年 65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的數量,高於 2021 年的 5700 萬。

當今的社會保障體系

在現行製度下,工資稅收據連同利息收入和任何累積準備金可立即用於支付給當前退休人員的福利。

社會保障保留了職業收入與社會保障福利規模之間的聯繫,但允許低收入受益人獲得超過其繳費的福利。

該公式使數百萬美國老年人擺脫了貧困,儘管平均每月福利為完全依賴它的接受者提供了很少的奢侈品,如果有的話。

然而,根據該系統受託人的 2022 年報告,到 2034 年,社會保障的主要信託基金將耗盡儲備金。相對於支持他們的工人而言,退休人員數量的增加導致社會保障部門支付的福利超過了 2021 年數十年來的首次稅收收入,預計未來幾年的年度赤字將迅速增長。

這怎麼發生的?預期壽命增加了。1990 年,65 歲的美國男性的剩餘預期壽命為 15.3 歲,而 1940 年為 12.7 歲。65 歲的女性可以預期多活 19.6 年,而 1940 年為 14.7 年。

嬰兒潮一代(異常龐大的一代)的持續退休加劇了這個問題。支持每個社會保障受益人的工人人數預計將從 2021 年的 2.7 人下降到 2035 年的 2.3 人。

如果社會保障儲備金用完,該系統將完全依賴持續的稅收收入,預計到 2035 年將覆蓋目前預定福利的 80%。

私有化計劃的歷史

用私人退休儲蓄計劃取代部分或全部政府經營的社會保障的建議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其基礎是相信公共部門無能為力,而私營部門無法做得更好。

這些努力在 1990 年代後期獲得了動力,這得益於金融業的快速增長和歷史性的股票牛市,相比之下,社會保障部從政府債務中獲得的利息收入看起來越來越低迷。

1998 年,美國據報導,比爾克林頓總統和眾議院議長紐特金里奇同意進行社會保障改革,其中包括政府資助的工人個人退休儲蓄賬戶。在 1999 年的國情咨文中,克林頓提議將政府增加的社會保障資金的“一小部分”投資於“私營部門”。資金將來自政府預算盈餘,克林頓表示將在未來 25 年內持續存在。隨後發生了總統性醜聞和彈劾,破壞了兩黨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合作。

時任美國總統喬治 W.布什在 2005 年恢復了社會保障私有化的努力,1998-2001 年的預算盈餘已經讓位於他所倡導的減稅措施後不斷增加的赤字。因此,布什關於個人退休賬戶的提議並沒有保留社會保障系統的資金,而是允許工人將工資稅的繳款轉移到新的私人賬戶中,然後再用他們未來的福利償還政府的利息。儘管布什在連任後為該計劃進行了幾個月的競選活動,但事實證明,該計劃在民意調查中越來越不受歡迎,直到總統最終不得不承認他的計劃並未解決該系統的資金短缺問題。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從未追究過這個問題。

私有化如何運作

私有化是將國有企業、經營或財產轉讓給私營部門的非政府方。

在社會保障的背景下,私有化將允許工人為自己的未來福利進行儲蓄,其中許多提案保留了某種形式的部分政府資金和福利保障。

對私有化計劃的興趣源於縮小政府規模的願望以及全球公共退休系統面臨的財務挑戰。

智利在 1981 年成功將失敗的公共系統私有化後,成為私有化支持者經常引用的例子。然而,智利人對其養老金體系的信任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急劇下降,當時體系中的資金平均損失了約 20%。由於繳費不足、預期壽命延長和多年投資回報不佳,智利的公共退休福利仍然不足以滿足大部分人口的需求。

美國私有化社會保障系統將涉及將當前規定的部分或全部工資稅繳款轉移到由繳款人管理的私人賬戶中,以實現他們自己的最終利益。許多此類提議將使從此類帳戶中獲得的收益可繼承。

工人可以選擇增加他們的繳款以提前退休或增加他們的退休支出。支持者認為,私人退休賬戶中資產的積累將導致儲蓄率大幅上升,從而更容易負擔大量退休人口的負擔。

在現行製度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於低風險的政府債券。

轉換成本高

任何私有化計劃都會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從當前的現收現付計劃過渡的成本。

如果所有工資稅都可以轉入私人賬戶,政府將不得不為那些為社會保障做出貢獻並且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工人提供福利。政策制定者將不得不找到錢來支付這些退休人員,同時讓年輕工人有辦法建立新的私人退休賬戶。

為了縮小差距,可能需要削減未來退休人員的福利或增加當前工人的繳款,以及聯邦借款。

美國人必須願意接受這些犧牲並放棄社會保障的社會保險原則,才能在退休儲蓄方面獲得更多的自由裁量權。

底線

如果用社會保障體系的確定性、資金缺口等來換取私有化有爭議的好處聽起來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可能是因為近幾十年來美國人一再表明他們對這種交易缺乏興趣。

雖然“保留更多工資為自己存錢”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口號,但諸如誰將支付當前退休人員的費用以及未來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人等令人討厭的細節繼續阻礙私有化。但只要社會保障的長期資金仍然不足,預計該計劃的批評者會繼續提出替代方案。